松下PLC具备原点搜索功能,但需通过编程实现灵活控制,且不同型号或应用场景下需配置外部传感器并编写相应程序。
原点搜索的实现方式
松下PLC的原点搜索功能通常需要外部传感器信号配合,例如正限位、负限位和原点接近开关。通过这些信号,PLC可以执行多种原点搜索模式,包括:高速搜索与低速确认:伺服电机先以高速运动,当碰到原点接近信号后切换为低速运动,直到检测到Z相信号(伺服编码器的零位信号)时停止,该位置即为原点。
限位信号触发反转:若编程时指定原点返回方向,电机在碰到限位开关后会反向运动,结合近原点信号完成原点定位。
直接限位定位:将负限位信号的下降沿位置直接视为原点,适用于简单场景。
编程与配置的灵活性
控制代码设置:松下PLC允许通过控制代码(如低位第六位设为“1”)启用原点查找功能,并可变更原点复位方向、输入信号有效逻辑等参数。
动作模式选择: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类型0或类型1的原点复位模式。类型0允许原点输入在任意时间段内有效,而类型1仅在基于近原点输入的减速动作结束后才接受原点输入。
梯形图编程:需编写梯形图程序实现原点搜索逻辑,包括加速、减速、信号检测和位置锁定等步骤。
应用场景与限制
高精度需求:在需要高精度的应用中,松下PLC支持通过Z相信号捕获触发位置,避免“立即停止”带来的误差,确保原点定位的重复精度。
无传感器场景:若未配置外部传感器,原点返回方向需由编程人员预先指定。电机在碰到限位后停止,再反向执行原点返回指令,此过程需用户自行编写程序。
型号差异:不同型号的松下PLC(如FP0R、FP-X系列)在原点搜索功能的实现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,需参考具体型号的技术手册。